文/詹鹏
山寨也有区别
有两种山寨:一种是正版靠第三方盈利所允许的;一种是违背商业道德的恶意山寨。
“挂羊头卖人肉”式的山寨应打击
搜索引擎应该打击恶意竞争的山寨版网站,尤其是那些链接都指向对手网站的山寨,例如zhantaiwang.com和xiaonei.net,这些网站可都是靠着一个域名在搜索引擎中欺骗用户的。此山寨非kaixin.com式山寨,此山寨是挂羊头卖人肉。
靠第三方的盈利的合理山寨
刚买了一部山寨手机——三星I900,不过三星貌似故意放任山寨,靠内置游戏盈利,本来以为这是山寨机的盈利模式,没想到正版三星同样内置相同的游戏,然后通过SP进行收费。
手机可以放任山寨去靠第三方盈利,网站面对山寨可不敢放任?除非开心网也靠插件盈利,那自然不怕千橡的山寨版了,还真有可能!那么搜索引擎又应该怎么处理这几个山寨版和正版的开心网呢?几个开心网都是靠自己独特内容存在的,那么他们就有他们存在的价值,搜索引擎可以保留他们的权重。另一种没有内容的山寨,只靠域名招摇,那就应该打击。
违背商业道德的山寨
当然违背商业道德的山寨版也有,那就是校内网、站台网的山寨版(xiaonei.net和zhantaiwang.com),我想这种链接到对手网站的山寨版是非常可恶的。而搜索引擎竟然为一个只有域名的网站埋单,又谈何公正?
为了公正,搜索技术应该提高
不管是百度还是谷歌,都没有对这种恶意外链进行打击。当然,目前的搜索技术还不够完善。搜索引擎是强调内容的,没有内容进行恶意竞争的域名搜索引擎是不可能允许的。
面对日趋多变的山寨版,搜索引擎当然要区别对待,没有任何内容的链接式域名(非导航站)并且带有恶意竞争的网站搜索技术还需要努力。
为了公正,搜索引擎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保护合理性山寨,打击“挂羊头卖人肉”式的山寨。
忘记一件事的最好方法是新事件的出现,这就是用事件营销掩盖事件的方法。
有人会说,那么为什么会有怀旧的说法了?因为老事反而记忆深刻。
旧事的确记忆深刻,但时间久了,它是一段美好的经历,而非伤痛。
为了让人快速的忘记一件事,是为了减少伤痛,减少损失。
而事件营销就由此出现。事件营销的一大作用就是掩盖事实,忘记具有伤痛意义的事实。引导舆论,引导群众的关注视线,就是事件营销的目的。(詹鹏)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zhanpeng2688 @ 11:00
评论(0)
传播力网络营销俱乐部 詹鹏日报
谁在陷害李彦宏?先让我们做一个假设:李彦宏肯定是用卫生纸的,他不可能每次都用水冲,也不可能不擦屁股,我见过一个不擦屁股的人,但是他屁股后面长了一个比他前面还长的东西。那么,李彦宏用卫生纸,他会上百度竞价买吗?还是上谷歌或者阿里巴巴。不,他会上百度有啊,或者是淘宝。
CCTV给百度抹黑了,幕后是谁?百度像一个怨妇一样总要说对手在攻击它,不是阿里爸爸、就是阿里妈妈,要不就是阿里宝宝,不是支付宝、那就是淘宝。于是,百度从来不反思自己在作恶,李彦宏非要证明自己是山西的老板。
百度为什么不搞竞争对手?李彦宏不是李开复和马云的对手吗?可惜他的卫生纸没别人的好,李彦宏这么厉害,连假药都敢做。所以,李彦宏不是不想搞对手,而是对手没有他可搞的地方。别人要做到是102年的企业,李彦宏可是连面都不敢露,也就敢在自己的主场扯扯。群里有人开玩笑说,假如李彦宏走在大街上一定会被人用鸡蛋扔,我是相信的。
PR,就是骗人的意思,危机PR就是在危机中骗人。什么用户体验第一,什么技术型公司,继续骗吧!迟早是要还的。
CCTV这个时候曝光百度,对百度来说是件好事,如果百度能改,我也愿意原谅他。可惜新上线的百度有啊要倒霉了,强势品牌可以让新产品快速发展,现在强势品牌黑了,或许本来就很黑,有啊变得不如启用新品牌了,没有什么比坏产品加上广告让人死的那么快。(詹鹏)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zhanpeng2688 @ 19:04
评论(0)
传播力网络营销俱乐部 詹鹏日报
王志东,成功者?失败者?如今软件行业的王志东是一个成功者,这个当年新浪的一名“技术”,前创办人。他还是互联网的王志东吗?当然是,又不全是。
新浪的成功者,廉颇老矣?今朝互联网的失败者?
点击科技是做互联网的吗?NO!别人早就做软件了,赚“海”了,和中国人民“很”行合作了,还有很多很行的公司都和他们合作了。
王志东是做什么的?GKE,就是一个办公聊天系统,他植入了很多办公软件。竞争对手是RTX,就是这个腾讯目前免费的产品,他们却在花大力气赚钱。如果你想做一个远程的教学或嘉宾会议,可以用他们的“5+N”产品,意思就是台上可以坐5个人,台下可以坐N个人。
20几个人的公司自然不需要用他们的产品,到处开分公司的可以用用。
最后一句,王志东现在很赚钱。换一双眼睛看看王志东,比以前胖了。为什么赚得这么胖?因为他们都让代理给他们做销售了,代理都是做办公软件的,植入他们的聊天工具就协同了。(詹鹏)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zhanpeng2688 @ 19:03
评论(0)
文/詹鹏 传播力网络营销俱乐部
像陈格雷这样的营销人,他经常使用校内网的站内短信邀请朋友一起讨论问题、商讨聚会时间和地点。最早他加入校内网是受业内朋友的邀请,他把它认定为一个校友录,可以上去寻找很多老同学,可以依靠着这一亲密的同学关系、同学的同学,去建立一些商务合作。
定位和新定位
定位是基于企业的,而新定位则是基于用户的。校内网的发展经历了从学生群体的从有到有——从现实人脉走向SNS交互,如今校内网已经是校园社区的最大品牌,它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品牌。成为社会品牌之后,就意味着群体的变化,从学生到毕业生,从毕业生到工作中的白领,曾在校园的他们现在通过校内网寻找小学同学、初中同学、大学同学,工作后的他们就开始互相交谈工作中的话题了。
学生,校园,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个阶段,无论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是商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经历、校园经历。而大学是一个培养白领的家园,当一个社区覆盖了全国所有高校,成为一个校园的社会化品牌之后,它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情结,校园情结、校友情结、同窗情结,情结让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登录到校内网。曾经有人说过,谁可以覆盖现在的大学群体,它就已经覆盖了未来的白领群体,校内网正在实现这一未来。
校友群体的普遍性
所以,早期校内网定位在了大学生群体,而现在用户群体已经很大一部分变成了白领,加之它的社会品牌的造就,校内网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龄白领通过网络去寻找他们的老同学。校内网早已经不是人们印象里的校园SNS,而是成长为一个覆盖多年龄层的SNS网站。
群体升级带来平台的新定位
强大的产品都把焦点集中在一个词上,校内网的这个词是什么?是校友,同窗,同学,是校内情结。过去校内网定位在大学生,是企业的发展定位。如今,校内网的新定位由用户决定。和早期的facebook一样,经历了若干年后,大学生群体,自然的变成了商务群体,而进步的大学生一直是它保持生机的血液。和facebook一样,校内网也需要新定位。任何一个品牌都存在发展中的定位转换,从基础品牌走向社会品牌。
据校内网相关人士透露,校内网正在计划转定位,并将在近期推出全新定位。詹鹏认为,校内网转定位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平台化概念的放大将更有利于校内网的发展,而新定位也正好可以改变众人看待校内网的老眼光,这也是顺应校内网用户成长的改变,期待一个社会化品牌的校内网。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zhanpeng2688 @ 21:45
评论(0)